Top Guidelines Of 武財神

補財庫 武財神 是辦理『三庫』補庫、進庫、開庫其中一環,各代表不同的意義。『補庫』帶有『防漏』的用意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財庫,有些人的財庫不會漏,有的人的財庫漏很大,為此,在補財法中當務之急就是先止漏,漏的原因是來自業力,先把漏的地方止住,再求『進庫』才不會白費力氣。

持世菩薩:出自《雨寶陀羅尼經》,修持此如來之「雨寶陀羅尼」能得財寶如雨。

吳王濞:漢朝藩王,以鑄錢煮鹽為天下鉅富,因兒子被漢景帝誤殺,而發動七國之亂,最後陣亡。

老圍廣東都城隍廟,位於老圍荃灣龍母廟旁邊,廟內有城隍、玄壇殿和十王殿。

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,多為黑麪濃須,騎黑虎,一手執銀鞭,一手持元寶,全副戎裝。該財神像當為武財神,即趙公元帥像。趙公元帥,即趙公明、趙玄壇。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《搜神記》和《真誥》等,都有趙公明的神蹟,但只是司土下冢中事,或是瘟神。元明之間,趙公明的神蹟才有完整的記載稱,趙公元帥姓趙名朗、玄朗,字公明,終南山下週至趙代村人。原是日精之一。古時天有十日,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後,變化為九鳥,墬落於青城山,變成九鬼王。八鬼行病害人,但是趙玄朗卻獨化為人,避隱蜀中,精修至道。張陵在青城山煉丹時,收趙玄朗護衞丹室。天師丹成,分丹餌之,遂能變化無方。趙玄朗食丹以後,其形酷似天師。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,故號玄壇元帥。

「玄坛真君」统领“招宝天尊”、“纳珍天尊”、“招财使者”、“利市仙官”四个掌管財富的神祇,合稱「五路財神」。传说舊曆正月初五,是玄坛真君下凡視察人間之日,故商家常在此日開始營業,結束春節的假期。舊曆三月十五日為真君生日,七月二十二日財神節則為真君得道日。

五路財神:玄壇真君赵公明(武財神),與四名掌管財富的神靈:招寶天尊、納珍天尊、利市仙官、招財使者等主掌招財納福屬神之合稱,這也是最广泛的说法,而在中路财神玄坛真君赵公明圣诞之日,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求财日,在台湾中部将举办财神文化祭,与全民一同迎中财神。

全台最旺、最有名又靈驗的竹山紫南宮你一定聽過,每年農曆新年都會定期舉辦發送錢母活動,每年生肖和造型都不同,也讓全台各地民眾提早排隊索取,通常上班族、開公司、生意與政商名人等,也都會在初五開工專門到紫南宮參拜,和求發財金與點光明燈,甚至還會有人將廟內招財祈福金雞請回家供奉,或是放店內或公司內能有有生財意味。

比干:《封神演義》中比干為商朝忠臣,被紂王剖心而死,民間認為其無心而不偏私,故尊為財神,又因為比干是一位文臣,所以也被稱為文財神。

根據台灣民間信仰,財神可以分為「正財神」和「準財神」兩大類,其中,「正財神」以求取事業正財為主,包含文財神、武財神、五路財神等;而「準財神」則以求取速財或偏財為主,如土地公、四面佛、劉海蟾祖師,以及虎爺、三腳蟾蜍等神獸。

文財神是古代文官演變而來的財神,大部分以比干為主,也有少數是拜范蠡(陶朱公)。另外也有人認為文昌帝君、觀音菩薩也算是文財神。工作性質偏向文書、服務業,或是工作領域偏向藝術文化、需要創意的人,適合拜文財神。

大井圍玄壇真君神龕,位於元朗橫洲髻山北面大井圍圍門,門外設有神龕及化寶爐供奉趙公明元帥神像,兩旁貼有對聯:「神德如山重;財源似海深」,對聯中提及財源似海深,因為趙公明在民間傳說中,是掌管財源的武財神。圍內供奉福德土地之神,兩個神龕的外框裝飾精緻,仿似是兩堆瑞雲上掛起一度孤型彩橋。

天官大帝:道教中,三官大帝分司降福、赦罪、消災,其中天官專能降福,華人有「天官賜福」之說。

關聖帝君:傳說關聖帝君(關羽)從軍之前,擅長簿記方法,能保護商業利益。這在台灣、港澳、南洋地區較為普遍。又因為關羽有武聖之稱,所以也被稱為「武財神」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